台湾因延长兵役推大学“就学1+3”计划 被吐槽寒暑假泡汤******
中新网12月29日电 据台湾《联合报》报道,台湾义务役将延长为一年,为让役男可在大学期间同时完成服役与学业,台防务部门抛出“一加三年”规划,以缩短一学年时间让学生修完学分,拟通过放宽学分上限和利用寒暑假修课等方式达成。学生团体表示,四年学分压缩在三年完成,学生能否负荷是问题。同时,此举也遭到校方质疑。
根据台防务部门说帖,台教育主管部门若能与台湾各大专院校研商,将由内务主管部门配合教育部门分别订定多元服役与弹性修业措施,让就学役男有先入营服役的选项,并以缩短一学年的时间修习学分。换言之,若有意在四年完成学业与兵役者,可采“一加三年”完成,方案可包括放宽学分上限、利用寒暑假修课等。
不过,要取得台湾地区大学学位,至少要修满128学分,现行分摊至四年、八学期,若再加上实习、研究等,学生未来要改拼三年内完成,连寒暑假都会泡汤。
台湾成功大学教务长蔡群立说,一般成大生若要提前毕业,大一至大三共六学期平均要达80分以上,或班级排名前15%才能申请,也就是必须“相当优秀”。以电机系为例,毕业学分为140个,分摊四年已相当繁重,却因兵役要在三年集中修课,恐与强调学生自主学习、产业链结、跨领域学习的理想相违。
台湾科技大学教务长阮圣彰说,一般科大生在大三前几乎能将必修修完,大四剩不到10学分,多数会利用大四实习,若未来学生想利用寒暑假修课,能自主运用的时间就会变少。
和青藏高原“谈恋爱”?这位青年科学家与冰川“共舞”******
编者按:“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......”每每听见这首歌曲,人们的脑海中,都会浮现出火车驶向美丽的青藏高原的景象。洁白的冰川、巍峨的高山、多样的植被,无不令人心之向往。在青藏高原做科研是什么样的感受?《科普中国繁星追梦》栏目采访了三位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青年科学家,一起听他们讲述那来自远古的呼唤,看清青藏高原“家底”。
“这好像是一种产生恋爱的感觉”
对于张强弓研究员来说
在青藏高原做科研
足以让他怦然心动
作为一名研究冰川的青年科学家
他长期在海拔5400米以上的地方
与冰川“共舞”
那是研究岩石、植被等领域的科学家们
步伐的终点
却是他的起点
张强弓介绍
冰川是气候的产物
无论是气候变暖、变干
还是变冷、变湿
它都会用外观的变化和运动
指示气候
同时冰川也是大气的“记录者”
大气的干湿沉降
会一年又一年沉淀累积
如树木的年轮一般
通过钻取冰川的冰芯
能够分析层层指标
从而得知过去的大气环境变化
冰川
就像是一座“档案馆”
站在“世界屋脊”的张强弓
正沿着前辈科学家的足迹
翻开冰川所留下的
一段段“记忆”
“拼凑”出远古的信息
出品人
杨 谷
总监制
宋乐永
总策划
战 钊 宋雅娟
导 演
蔡 琳
拍 摄
刘晓倩
制 作
光明网科普事业部
联合出品
中国科协科普部
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
光明网